阴阳平衡:《《周易》》以阴阳学说为根本,认为阴阳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在人体生命方面,阴阳平衡则健康长寿,阴阳失衡则易导致疾病和早衰,人体的生理功能如气血运行、脏腑活动等都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当人体阴阳失调时,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影响寿命。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理论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归结为木、火、土、金、水五类,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与五行相对应,五脏六腑等器官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五行,五行的平衡协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若五行中的某一行过强或过弱,都会引发身体的病变,进而影响寿命,肝属木,心属火,若木气过旺,可能会引动心火上炎,导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长期下去会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寿命。
先天之气:在《《周易》》的理念中,先天之气即元气,是与生俱来的,由父母之精所化生,是生命的根本。《黄帝内经》有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先天元气的充沛与否,决定了人体先天的体质和生命力,若先天元气充足,身体各器官发育良好,抵抗力强,就为长寿奠定了基础;反之,先天不足则可能导致体质虚弱,容易生病,影响寿命。
后天之气:后天之气主要指通过呼吸摄入的自然清气以及脾胃运化水谷而产生的水谷精气,后天之气的滋养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补充元气的消耗至关重要,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会影响后天之气的摄入和利用,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度劳累等,都会损伤脾胃,导致水谷精气不足,进而影响元气的补充,使身体逐渐衰弱,缩短寿命,相反,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等有助于调养后天之气,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本命卦:根据《《周易》》的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命卦,它是根据出生的年月日时等信息推算得出的,本命卦象征着一个人的基本性格、命运走势和生命特征,不同的本命卦蕴含着不同的运势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和健康状况,一些本命卦所对应的运势较为平稳、顺遂,其人在生活中往往能够避免大的灾难和疾病,从而相对更容易长寿;而另一些本命卦可能暗示着会遇到较多的坎坷和挑战,需要更加注意养生和保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大运和流年:大运是指人生中较长时间段的运势变化,通常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流年则是每年的运势变化,大运和流年的吉凶会对人的寿命产生影响,当大运和流年有利于个人的生命格局时,如遇到与自身五行相生的年份或处于运势旺盛的大运阶段,往往会有较好的发展机遇,身体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好,有利于延长寿命;反之,若大运和流年不利,如遭遇重大的挫折、疾病或灾难等,可能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寿命。
修身养性:在《《周易》》的思想体系中,强调通过修身养性来顺应自然之道,以达到趋吉避凶、延年益寿的目的,这包括保持良好的品德修养、平和的心态、宽容的胸怀等,孔子曾说:“仁者寿。” 一个有仁爱之心、道德高尚的人,往往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减少负面情绪对身体的伤害,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寿命的提升。
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周易》》主张“天人合一”,即人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来生活,这体现在起居有常、顺应四季变化等方面,春季阳气上升,应早睡早起,多参加户外活动;夏季阳气旺盛,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过度劳累;秋季阴气渐长,宜收敛神气,早睡早起;冬季阴气极盛,应注意保暖,适当休息,只有顺应自然的节奏,才能使身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促进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