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是人类观察星空时,将恒星划分为不同区域的智慧结晶,88个星座如同天空的“坐标网格”,帮助我们定位天体、讲述故事,黄道十二宫因太阳、月亮、行星的运行路径经过而广为人知,而其他星座则点缀在天球的不同角落,每个星座都有其独特的位置范围、亮星特征和最佳观测时机,了解星座的位置,不仅能让我们更清晰地“阅读”星空,也能感受宇宙的浩瀚与有序。
春季的夜空,北半球可见的星座以黄道星座和春季大三角为核心,它们分布在赤经0°至9°、赤纬+5°至+35°的区域,观测时间通常为每年3月至5月。
| 星座名称 | 赤经范围 | 赤纬范围 | 主要亮星 | 最佳观测月份 |
|---|---|---|---|---|
| 白羊座 | 1h 50m - 3h 20m | +10° - +30° | 娄宿三(Hamal) | 3月 |
| 金牛座 | 3h 20m - 5h 30m | +0° - +25° | 毕宿五(Aldebaran) | 4月 |
| 双子座 | 5h 30m - 7h 20m | +10° - +35° | 北河二(Castor)、北河三(Pollux) | 5月 |
| 巨蟹座 | 7h 20m - 9h 10m | +5° - +30° | 柳宿增十(蜂巢星团) | 3月 |
白羊座位于双鱼座与金牛座之间,是黄道十二宫的第一个星座,主要亮星娄宿三呈橙红色,肉眼可见;金牛座以毕宿五和昴星团(七姊妹星团)闻名,毕宿五是“毕宿五星团”的成员,而昴星团则是最易辨认的星团之一;双子座形似两位并肩而立的兄弟,北河三是一等亮星,北河二虽稍暗,但与北河三的连线指向猎户座;巨蟹座较暗淡,但其中心的蜂巢星团(M44)是肉眼可见的疏散星团,为春季夜空增添了一抹柔和。
夏季夜空,银河横贯天际,北半球的星座以“夏季大三角”(织女星、牛郎星、天津四)为核心,分布在赤经16°至22°、赤纬-15°至+50°的区域,最佳观测时间为6月至8月。
| 星座名称 | 赤经范围 | 赤纬范围 | 主要亮星 | 最佳观测月份 |
|---|---|---|---|---|
| 天蝎座 | 15h 50m - 17h 50m | -20° - +45° | 心宿二(Antares) | 7月 |
| 人马座 | 17h 50m - 20h 20m | -15° - +50° | 箕宿三(Kaus Australis) | 8月 |
| 天鹰座 | 18h 40m - 20h 10m | +0° - +15° | 河鼓二(Altair,牛郎星) | 8月 |
| 天琴座 | 18h 30m - 19h 40m | +30° - +45° | 织女一(Vega) | 8月 |
天蝎座是夏季最显眼的星座,形似蝎子,心宿二呈红色,位于天蝎“心脏”位置,是夏季夜空的“灯塔”;人马座位于银河中心,拥有大量星云和星团(如礁湖星团M8),其形状像一把拉开的弓,箭头指向银河中心;天鹰座的牛郎星与天琴座的织女星隔银河相望,连同天鹅座的天津四构成夏季大三角,是夏季夜空的标志性标志;天琴座虽小,但织女星是一等亮星,附近还有环状星云(M57),是天文爱好者的观测目标。
秋季夜空,北半球星座较为分散,以北天“秋季四边形”(飞马座、仙女座、仙后座、仙王座)为核心,分布在赤经0°至4h、赤纬+25°至+60°的区域,最佳观测时间为9月至11月。
| 星座名称 | 赤经范围 | 赤纬范围 | 主要亮星 | 最佳观测月份 |
|---|---|---|---|---|
| 仙女座 | 0h 10m - 2h 20m | +30° - +55° | 壁宿二(Alpheratz) | 10月 |
| 飞马座 | 22h 00m - 0h 40m | +0° - +40° | 室宿一(Markab) | 10月 |
| 仙后座 | 0h 20m - 3h 50m | +45° - +65° | 王良四(Schedar) | 11月 |
| 双鱼座 | 23h 00m - 2h 20m | -5° - +35° | 外屏七(Alrisha) | 11月 |
仙女座以仙女座星系(M31)闻名,是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约254万光年),壁宿二既是仙女座的“头部”,也是飞马座的“左前脚”;飞马座的秋季四边形由四颗亮星组成,是秋季夜空的“路标”;仙后座呈“W”形,终年可见于北天,王良四是其最亮的恒星;双鱼座是黄道十二宫的最后一个星座,较暗淡,但外屏七是黄道与赤道的交点附近的重要亮星。
冬季夜空,北半球星座密集而明亮,以“冬季大三角”(天狼星、参宿四、南河三)为核心,分布在赤经4h至8h、赤纬-10°至+25°的区域,最佳观测时间为12月至次年2月。
| 星座名称 | 赤经范围 | 赤纬范围 | 主要亮星 | 最佳观测月份 |
|---|---|---|---|---|
| 猎户座 | 5h 20m - 7h 10m | -5° - +25° | 参宿四(Betelgeuse)、参宿七(Rigel) | 1月 |
| 大犬座 | 6h 00m - 7h 30m | -10° - +20° | 天狼星(Sirius) | 1月 |
| 小犬座 | 7h 20m - 8h 00m | +5° - +15° | 南河三(Procyon) | 2月 |
| 金牛座 | 3h 20m - 5h 30m | +0° - +25° | 毕宿五(Aldebaran) | 1月 |
猎户座是冬季最壮丽的星座,参宿四(红超巨星)和参宿七(蓝超巨星)分别位于其“肩膀”和“脚部”,腰带三星(参宿一、二、三)是肉眼最容易辨认的星群;大犬座的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视星等-1.46),距离地球8.6光年;小犬座的南河三是一等亮星,与天狼星、参宿四构成冬季大三角;金牛座虽在春季已出现,但冬季其毕宿五与昴星团同样清晰可见,为冬夜增添温暖。
星座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同一星座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可见性不同(夏季星座在冬季不可见),观测时需避开光污染,选择晴朗无月的夜晚,借助星图或天文APP(如Star Walk、Stellarium)辅助定位,能更轻松地找到心仪的星座。
Q1: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变化吗?
A1:星座的相对位置在短时间内(几十年内)几乎不变,但受“岁差”影响(地轴像陀螺一样缓慢摆动),春分点会沿着黄道西移,导致黄道星座的位置每约72年向西移动1°,约26000年完成一个周期,不过这种变化极其缓慢,对普通人的观测几乎没有影响,我们日常使用的星座位置仍以现代天文学标准为准。
Q2:如何在城市光污染环境下找到星座?
A2:城市光污染会掩盖较暗的恒星,建议优先观测亮星密集的星座(如猎户座、天蝎座、夏季大三角),可使用“红光模式”的手电筒(减少对眼睛的刺激),或通过手机APP的“增强现实(AR)”功能,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天空,APP会实时标注星座名称和亮星位置,选择远离路灯的高处(如楼顶、郊外),能显著提高观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