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星座
一、星云的定义与分类
星云(Nebula)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几乎所有延展型天体,其英语词根的原意为“云”,有时人们也将星系、各种星团及宇宙空间中各种类型的尘埃和气体都称为星云,按照形态,银河系中的星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如果气体尘埃星云附近没有亮星,则星云将是黑暗的,即为暗星云,暗星云由于它既不发光,也没有光供它反射,但将吸收和散射来自它后面的光线,因此可以在恒星密集的银河中以及明亮的弥漫星云的衬托下发现。
超新星遗迹也是一类与弥漫星云性质完全不同的星云,它们是超新星爆发后抛出的气体形成的,与行星状星云一样,这类星云的体积也在膨胀之中,最后也趋于消散,例如金牛星座中的蟹状星云就是最著名的超新星遗迹之一,它是由一颗在1054年爆发的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留下的遗迹。
弥漫星云正如其名称一样,没有明显的边界,常常呈现为不规则的形状,犹如天空中的云彩,它们一般都得使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很多只有用天体照相机作长时间曝光才能显示出它们的美貌,比较著名的弥漫星云有猎户座大星云、马头星云等。
行星状星云呈圆形、扁圆形或环形,有些与大行星很相像,因而得名,样子有点像吐的烟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颗很亮的恒星,恒星不断向外抛射物质,形成星云,可见,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晚年演化的结果。
二、星云的成分与特点
星云是由宇宙中的尘埃及气体所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氢气,可分为四类:发射星云、反射星云、暗黑星云及行星状星云。
发射星云:受到附近炽热光量的恒星激发而发光的星云,这些恒星所发出的紫外线会电离星云内的氢气(Hii regions),令到它们发光,在天空中有很多为人熟悉的发射星云,如M42猎户座大星云。
反射星云:靠反射附近恒星的光线而发光的星云,呈蓝色,反射星云的光度较暗弱,较容易观测到的例子是围绕着金牛座M45七姊妹星团的反射星云。
暗星云:本身不会发光,亦没有恒星包含其中,而能够被发现是由于它遮挡了背景的星云或恒星的光线,从而看到的。
行星状星云:与先前提及的三类星云不同,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晚年时的产物,透过望远镜观测,大部分行星状星云呈像行星般的圆盘状,实则与行星没有任何关系。
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一个普通星云的质量至少相当于上千个太阳,半径大约为10光年。
三、星云与恒星的转化
星云的物质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氢,根据理论推算,星云的密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要在引力作用下收缩,体积变小,逐渐聚集成团,一般认为恒星就是由星际气体“凝结”而成的,恒星形成以后,又可以大量抛射物质到星际空间,成为星云的一部分原材料,恒星与星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星云作为宇宙中神秘而美丽的天体,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激发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